小白菜菌核病

   2015-01-18 550

   

小白菜菌核病(绿一佳农业网(原中国特色植物网) 曾玉华摄影)


  症状:此病主要为害主茎,多由茎基部或下部老黄叶开始染病。初期呈现水浸状暗绿色不规则斑,逐渐扩展使叶柄和茎基软腐坏死,随后病部产生浓密絮状白霉,以后生成鼠粪状黑色菌核。叶片受害形成暗绿色污斑,潮湿时产生白霉,并迅速向上下发展蔓延,引起健康组织发病。
  
  病原:此病由半知菌核盘真菌侵染引起。
  
  传播途径发病条件:病菌以菌核在土壤中或混杂在种子里越冬。在温度5~20℃和吸足水分时菌核萌发产生子囊盘,弹放出子囊孢子,经气流、浇水传播,引起植株发病。棚、室内主要通过病组织上的菌丝与健株接触传染,使病害蔓延。菌丝生长适温范围较广,但不耐干燥,相对湿度85%以上有利于发病。此外,带病的种苗调运和移栽病苗,可扩大传播。
  
  防治方法1:以提高温度的生态防治为主,辅之以药剂防治,可以控制该病流行。(1)有条件的实行与水生作物轮作或夏季把病田灌水浸泡半个月,或收获后及时深翻,深度要求达到20厘米,将菌核埋入深层,抑制子囊盘出土。同时采用配方施肥技术,增强寄生抗病力。(2)播前用10%盐水漂种2~3次,汰除菌核,或塑料棚采用紫外线塑料膜,可抑制子囊盘及子囊孢子形成。也可采用高畦覆盖地膜抑制子囊盘出土释放子囊孢子减少菌源。(3)棚室上午以闷棚提温为主,下午及时放风排湿,发病后可适当提高夜温以减少结露,早春日均温控制在29℃或31℃高温,相对湿度低于65%可减少发病,防止浇水过量,土壤湿度大时,适当延长浇水间隔期。
  
  此病又有称为小白菜丝菌核叶腐病又称小白菜叶片腐烂病,见本站链接:小白菜丝菌核叶腐病

 
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
 
更多>同类植物技术
  • admin
    加关注0
  • 没有留下签名~~
推荐图文
推荐植物技术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 |  隐私政策  |  版权隐私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  |  湘ICP备2021013112号-3